上一页|1|
/1页

主题:警惕楼市调控关键期的三种怪论

发表于2012-09-10
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调控的深入,各种利益的博弈在加剧,误导、干扰调控的因素也在增多,其中的三种论调尤需警惕。

发表于2012-09-10

一是“调控无用论”。

近段时间,各地楼市出现了一波不大不小的“回暖”行情:住宅交易量增加,房价环比止跌或者转跌为涨。眼下“金九银十”的预期又很强烈。“楼市难逃屡调屡涨怪圈”、“房价即将迎来新一轮报复性上涨”等声音的传出,造成恐慌性情绪蔓延。
其实,这一波“回暖”行情的是符合调控预期,是合理购房需求推动下的市场行情,而且远没有一些媒体渲染的那么强烈。以上海为例,从去年10月起,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连续8个月出现下降;今年6月出现环比0.2%的上涨,7月也出现微涨,但成交量转而下跌。今年前7个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量为5630套,仅略高于去年的5322套,明显低于2006-2010年这五年间每年的月均套数。事实上,只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房地产调控,过快上涨的房价是完全可以得到遏制的。
从市场交易动力、政策执行情况、房企资金情况等角度分析,目前所谓的“回暖”基础脆弱,市场并不具备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一些专家表示,与其说是“回暖”,不如说是“回稳”。一些人试图否定调控成效,意在动摇市场信心、打乱市场预期,从而趁势涨价,或者借机“出货”。

发表于2012-09-10

业内人士提出,“稳增长”不能再走、也可以不走“救楼市”的老路。以上海为例,上海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从2007年的7.7%和14%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4.4%和7.3%,房地产业财政收入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09年的23%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21.2%。另一方面,通过坚定不移转型、调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新增长点不断涌现,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一些地方的探索表明,坚持“控楼市”和“调结构”并举,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是可以逐步降低的。

应该看到,楼市调控的关键期也是博弈的“深水期”,各种论调的出现和传播不足为奇,只要大家保持高度清醒的态度,坚持调控不动摇,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就可以实现。

发表于2012-09-10
又是砖家
发表于2012-09-10
调控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坚持调控
发表于2012-09-10
砖家很犀利呀
发表于2012-09-10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长期不动摇的,任何理论都不成立
发表于2012-09-10

警惕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