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冯海宁:“造湖运动”是土地财政的变种

来源:东方早报 2012-09-05 13:26:00

[摘要] 西安已建、在建、规划建设的人工湖多达28个,遍布西安城区与近郊。西安市水务局一名负责人称,这28个湖的水面面积超过5个西湖,造价总计达百亿元。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 造湖动力来自于水和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价值,尤其是拉升房地产开发。

西安已建、在建、规划建设的人工湖多达28个,遍布西安城区与近郊。西安市水务局一名负责人称,这28个湖的水面面积超过5个西湖,造价总计达百亿元。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 造湖动力来自于水和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价值,尤其是拉升房地产开发。

通过制造人工湖来增加土地价值。不仅内陆城市西安如此,南方城市广州也是一样海珠湖、白云湖,广州两个备受瞩目的人工湖相继对外开放后,根据规划广州还将新修6大人工湖。另外,其他城市也有小规模“造湖运动”。显然,“造湖运动”不仅需要大笔投入,还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变。

尽管一些地方制造人工湖声称为了“防洪、调蓄、改善城市景观”。实际上,人工湖的确有此功效,但主要还是土地财政思维在作怪,即为了吸引开发商 、提升土地价值以增加卖地收入。但这样的做法是否妥当,值得商榷和论证,因为任何一种“运动”都应谨慎,何况“造湖运动”牵扯到决策、维护、水源等很多问题。

首先,花费巨大 用于人工湖是否获得纳税人同意?比如,西安“造湖运动”造价总计高达百亿元,这样一大笔 是否公开征求过纳税人意见,资金从何而来?值得追问。如果缺少民主决策,程序的正当性以及造湖的合理性,就不免要被人质疑。从很多陕西网民的反映来看,对“造湖运动”很反感。

其次,“造湖运动”究竟是为谁在造湖?按理说,西安所造的28个人工湖,中低收入者也有机会受益,但我们要意识到,地方 制造人工湖的目的是为了让土地卖出高价,而这样的项目大多都是有钱人居住的高档项目。因此说,“造湖运动”主要不是在为穷人,而是在为富人造湖。

第三,“造湖运动”不是在帮助地方财政,而是在伤害地方财政。原因很简单,地方财政长期依赖于土地,而在依赖土地财政的背后,是财政收入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结构等不合理。如果继续陷入土地财政,种种深层问题依然会存在, 终会伤害到地方财政和地方经济。

另外,“造湖运动”将是房价的推手。尽管房价由供求关系决定,但是,众所周知,地价是房价的主要推手。西安等地借助人工湖提升土地价值,显然是在推动土地价格上涨,这样才能收回造湖的成本以及获得更大经济利益,结果只能使房价上涨。如此一来,要想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很难。

不可否认,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改变土地财政是个艰难的缓慢的过程。通过“造湖运动”不仅能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价值 化,而且还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保障公共支出。但是,大量制造人工湖需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而不是地方 单方面说了算。

让人忧虑的是,地方 不是通过扶持制造业、服务业、高新产业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是长期深陷土地财政。目前,一些城市的土地财政思维体现在“造湖运动”,另一些城市的土地财政思维体现在“填湖运动”以填湖造地来拉升房地产开发。这样的财政思维该改一改了。因为,土地财政再怎么创新,也没有可持续性,而且还会受市场、调控等影响。

一言以蔽之,无论是“填湖运动”还是“造湖运动”,都是土地财政的变种,都是弊大于利,必须从制度、改革彻底纠正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